前不久,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,刘德华终于能如愿入川学“变脸”了,看后不禁有些激动。不是因为名星,而是因为一种对文化执着追求战胜了顽固的世俗。“变脸”是川剧绝学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,把它称之为“变脸文化”也不为过。
联想到友谊,我们十年来都在“变脸”,从阿波罗大厦到天宁大厦,从清一色的本土“球员”到台湾、上海、广州、杭州的优秀人才,从“甲A入围”——中国优势企业49强,到捧回“世界杯”——第二届国际海报展铜奖,华人平面设计大赛铜奖,第一届韩国国际第报双年展入围奖……
在友谊的发展过程中,我们有着许多经典的“变脸”,可惜的是过去我们没有把它凝成一种具有号召力的文化。
文化是一个社会和民族的灵魂,更是企业和个人的生命力所在。不断学习,并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,一切才会进步。
作为服务于各类企业的广告公司,更要求公司员工本身具有广博、专业的知识结构。为此,2003年,友谊将致力于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、文化型企业,用“文化”去实现另一个十年的“变脸”。
自03年1月份起,公司每周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正式的学习培训,内容分为员工观念培训、专业知识技能培训。通过业内专业人士讲座,著名培训教材语音教学、每周一书等多样的形式,为员工提供一座通向进步的阶梯,一个自我发展的再教育良好环境。
对中层以上管理干部,公司将建立专门的教育基金,实行年度培训计划,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。
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公司从小事抓起,开展企业内部文化建设。作为公司创作的灵魂——企划部,自然首当其冲。如果把创作的过程比作是烹饪,那么文化就好比这道菜的风味,激情与活力便是调料。没有文化作为底蕴的创作,是没有生命力的;而没有激情与活力的创作更是淡而无味。
文化不是简单地指知识文化,它还包括人的精神与观念。而且后者对一个企业来说往往显得更为重要。因为知识可以短期内通过学习获取,而精神与观念却与人长期养成的性格、习惯有关,是根深蒂固的。
解铃还须系铃人,习惯是从日常行为中养成的,也只能从日常行为中来改变。我们深谙此理,从一些日常工作的小事来训练员工的积极与激情。
|